进入冬天,同事、朋友就常说:“什么时候去你老家吃‘一品锅’啊?”他们说的是我家乡冬天餐桌上的“铁锅乱炖”:在烧柴火的铁锅里,下酱料、新鲜鱼、五花肉、土豆、豆腐、小青菜、萝卜、腌咸菜、山芋粉丝等。与其说它们鲜,不如说这是家乡人对付寒冷冬天的一种“懒”招。
“移 民”的父母本来就不擅此道,可在当地“原住民”的悉心指导下,父母不仅会烧“一品锅”,甚至还非常有创意地打通南北东西,一筷子捞出牛肉,再一筷子捞出萝 卜,又一筷子是小河鱼,下一筷子是什么,难说。直到我读完大学后才明白,家乡“一品锅”里无所不能炖,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土里长的,新鲜的、库存的、腌 制的,这样做菜虽然省事、防冷,但老乡们并不知道食材这种胡乱搭配是否有利于健康和吸收营养……
家乡冬天的“一锅乱炖”是否科学无 人考量,但家乡人为图一个“懒”都精于制作这道菜;而食客为图个“鲜”,也对这道菜乐此不疲。如果说这是闭塞的家乡人缺乏科学饮食知识的一种表现,但看看 眼下的养生热,就会发现其实都市里老百姓痴迷的养生又何尝不是一种“乱炖”呢?
老百姓之所以痴迷养生,甚至产生普遍的健康焦虑心 态,主要是因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温饱而是更加看重健康;二是由于国内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引发老百姓对自身健康的高度忧虑,所以想方设法 追求养生。养生这东西,跟美食很相似。而我一向又认为饥饿才是美食最好的噱头,棒子面窝窝头,慈禧逃难时就变成了无敌美味;养生也这样,体检发现某个指标 不合格,有人哪怕喝小孩尿、生吃黄鳝等也不觉得恶心。故而,有人分析道,在这股养生热潮下,众多老百姓有养生的“乌托邦”愿景,却没有养生的具体行动;在 养生方法上费心劳神,却没有达到养生的科学状态。
关于养生的话题,每个人的耳朵都可能起了茧子。专家说冬天要“补”,男的就“补 阳”、女的就“滋阴”;专家说要加强运动,那就跑步、做操、打球。俩好友小张老张,一个不到40、一个近50,去年小张甘油三酯超标、老张的血压超高。体 检后,他们都耍起了养生的“十八般武器”,凡有“专家”指导的能迅速把身体超标那部分降下来的“秘方”,他们都勇往直前大胆尝试。真可谓把身体当成一口铁 锅,什么都投进去“乱炖”。然而,一年下来两人身体里超标的那部分不降反升。他们的疑惑可能就是大众养生的共同误区。比如老张既吃降压药、加强运动,又嗜 好烟酒和打牌;而对小张而言,不让吃肥肉比割他的肉还难受。由此可见,对待养生这件事,没有强大的控制力,恐怕再科学的方法也于事无补。所以说,有些养生 “大师”、“教授”、“专家”能爆红不是偶然的,与人们在养生方面的急功近利、抵抗力弱和喜欢乱炖密不可分。综合养生各方面的信息和考量,在理想与妥协、 焦虑与平衡之间,找到最好的相处方式,建立适合自己的养生频率也许比“乱炖”靠谱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