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五届中国双相障碍学术会议开幕式在广州举行。专家指出,“学霸”和“学渣”都可能是“双相”(即双相情感障碍,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高危人群。有些“学霸”精力旺盛、学习效率极高,有可能就是躁狂症在起作用。
广州市脑科医院情感障碍科主任苗国栋表示,十三四岁到二十岁的儿童、青少年群体“双相”发病率较高。学校老师要留意那些平时总是独来独往,情绪、行为稳定性 差,人际关系不积极的学生,他们总会被单纯地认为是调皮、青春期叛逆,但其实可能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或者高危人群。另外,“学霸”和“学渣”是“双相”患 者的几率比其他人高。成绩好的“学霸”也可能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疾病会让他们处于极度亢奋的状态,学习效率极高。
据介绍,遗传因素、不恰当的家庭教育可能诱发双相情感障碍。苗国栋表示,如果父母其中一方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那他们的孩子发病率会比其他孩子高。另外,现在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保护,从不打骂,导致孩子缺少磨练,抗压能力差,一旦遇到挫折,很容易就会产生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