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长假后上班的一个时期内,许多上班族仍在“过年”,并出现了一系列的“年后综合征”,包括上班总是迟到;到岗几天表现萎靡不振,无精打采,不爱说话,迟迟找不到上班的感觉;总幻想再多放几天长假;有的上班族过年吃惯了家乡的可口饭菜,不愿再吃单位食堂的饭菜;也有的女上班族感觉自己的营养过剩,吵着要减肥,整天节食等等。这种反常的生活方式,势必扰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各系统、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
只有“身心合一”,即人的脏腑功能与精神状态处于对应平衡时,人才能获得健康,而“七情”等反应过激过久,会分别伤及五脏,导致阴阳失调,产生种种病变。据有关资料显示,“年后综合征”的严重程度与人的适应能力、自我调节能力有关。
“节后收心”九招招招到位
1、深呼吸应对“上班恐惧”
上班族应尽快停止各种应酬,抓紧时间自我调节,规律睡眠、饮食,从生活内容到作息时间都做出相应的调整,静心思考上班后应该做的事,使自己的心理调整到工作状态上。一旦出现紧张、忧虑、厌倦工作的不良心态,也不要着急,白天工作时可以喝点茶、咖啡提神,也可以每过几个小时进行一次慢而深的呼吸,想象好似随着吐故纳新,紧张也离开了身体;中午小憩一会儿,晚上争取早睡;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百优解、索里昂等药物,改善情绪,消除对上班的恐惧。
2、心理放松,轻松上班
春节长假之后,要将节日期间还没有处理完的事情,用最简捷的方式尽快了结,不要拖拖拉拉,再让它们牵扯自己的精力。可写一张便签式的备忘录,将未尽事宜和上班后头几天要办的事情罗列其上,这样可做到心里踏实,一目了然。
3、按摩、散步、减压对付睡眠紊乱和疲劳
长假玩乐过度,甚至通宵喝酒打牌等,打乱了人体正常的生物钟,造成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结果“睡眠紊乱”就会找上门,可以通过休息或给身体补充营养得到解除,要做到早睡早起,起居有序,要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长时间用脑,大量消耗能量导致大脑血液和氧供应不足,削弱了脑细胞的正常功能,集中表现为头昏脑胀、失眠多梦等,缓解的方式是让大脑放松休息,可轻轻按摩头部、散步闲逛或做其他小事分分心、听听音乐等;心理疲劳则由过节压力感造成,应设法减轻心理压力,严重者应赶快去看心理医生。上班前要好好洗个澡,洗澡可消除体表代谢的排泄物,使毛细血管扩张,有效消除疲劳。
4、适当运动对付神经性厌食
过节往往出现一天不停嘴的现象,吃多了,就容易撑着,引起神经性厌食。对患有神经性厌食的人,可适当吃一些健胃消食片或山楂片,尽量吃清淡一点的饭菜,让塞满鱼肉的肠胃也歇歇;也可由旁人给予及时的开导、解释和鼓励等心理诱导;最佳的方法是参加一项自己喜欢的运动,如轻快的步行、慢跑、跳舞、伸展等,做一些使自己心跳加快、出汗的运动,让自己的身心“动”起来,胃口也会调整到正常状态上来。
5、多交流对付游玩恐怖症
在游玩中发生环境变化,由于游玩者处于陌生、特殊或刺激的处境、物体或在与人交流时,易产生异乎寻常的强烈恐惧或紧张不安,从而出现回避反应的一种精神障碍。要学会多与他人交流,把性格内向、胆小、缺乏自信、依赖性强等不良心理暴露出来,寻找症结所在,然后得到他人的说服,逐渐对事物本质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6、想象放松对付旅途病
旅途病是指在旅行途中发生的急性暂短精神病性障碍,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意识障碍、片段狂想、幻觉或行为紊乱,回家后这些感觉可能重现。如果采用一个想象放松法,会得到良好的矫正。即到一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坐在或躺在一个美丽的地方,开始感到放松,整个身体感到舒服,配上几次深呼吸,感到精力已注入你的身体,人就会觉得神清气爽,症状会逐步消失。若使用精神科药物,一般较小剂量即可有效。
7、充足睡眠从容应对
睡眠充足,身体状况较好,抵御疾病的能力就会加强。相反,如果睡眠不足,肠道也会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此外,如果睡眠不好,作息不规律,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就会发生紊乱,而胃肠都是在神经调节下工作的,因此必然会影响胃肠消化吸收。对于平时睡眠不足、肠胃功能较差的人来说,用这七天假期来补充睡眠是一剂最好的“补药”。假日不可纵欲过度,最好能按时休息,保证生活规律化。
8、少去人多的地方
节日期间商场促销不断、但人多拥挤,试衣、结账都要排队,时间一长,会恶心想吐。血拼者心理压力大,或因价高而心痛惋惜,或为脱销而沮丧,加上喋喋不休的游说、铺天盖地的广告,搅得人心乱如麻。建议在短时间内不宜在封闭的大型商场购物超过1小时,并尽量避免在来往行人稠密的区域逗留过久。老人、孩子、体弱者尽可能不去刚装修完的商场购物。如控制不了继续血拼的心态,也要平和宁静、不浮不躁,克服患得患失。
9、工作不是“洪水猛兽”换种方式去工作
不同岗位的人,有的是由于对长期反复工作感到很无聊而产生倦意,有的则是因为工作压力过大,而导致对工作所带来的挑战产生畏惧,这些都表现为心理过度紧张,身心疲惫。工作不应该成为“洪水猛兽”,不管从事什么性质的工作,都应以轻松的心态去面对。如果感到工作很乏味,不妨花点心思,去发掘工作中新的“兴奋点”,比如,尝试着打破常规、换种方式去做老工作;如果感到工作力不从心,就要学会把工作化繁为简,不妨利用空闲时间,给自己再充点电,或许能产生一些新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