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干燥的季节,也许你现在就已经感觉到空气的干燥,更容易口渴,嘴唇开始受脱皮了,鼻子也是干干地很难受。干燥就是秋季最大的特点,而秋季护肤的重点就在于补水保湿。秋季如何补水?在皮肤护理中,补水是重要的一步,小编提高秋季女人最需要补水的五个身体部位,这五个部位是你补水的重点部位,并列出了最好的补水方法。
一、口鼻
常见问题:口干、咽干、舌干、鼻干、鼻出血。
我们体内有数条经脉是负责供给口腔、舌、咽津液的,尤其是唾液或是涎液。如果供养的水源不足,体液减少,口鼻干燥就会接踵而来。
润口鼻技巧:
使用加湿器:秋季特别适合使用加湿器,在一呼一吸之间,湿润的空气通过口或鼻直接吸入,作用在呼吸道,旱情立刻缓解。
二、肠道
常见问题:大便干燥,或便秘
一般肠道会分泌一些润滑液,这些液体会润泽肠道黏膜,促进肠道蠕动。如果肠道干燥,蠕动减少,那么便秘产生了。中医管这种便秘叫做“津亏”或“血虚便秘”,治疗时就不能用促进排泄的药物,而是用增加体内水分的方法,体液足了,自然肠道顺畅。
润肠技巧:
1、按摩胃肠区: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不能逆时针)揉搓腹部,这样会促进胃肠的蠕动,以帮助肠道通畅。
2、吃鲜枣:枣的汁液虽然不多,但它更具有补益阴血的功效,可以促使身体分泌更多的肠液来润滑肠道。同时,牙齿不能把枣皮嚼得足够碎,枣皮进入胃肠同样不能被磨碎,它们在肠内会不停地刺激肠壁,让身体产生排便欲望。
三、阴道
常见问题:阴道润滑液减少,出现干涩瘙痒。
如果发现阴道的泉水断流了,就提示身体里的水液已经匮乏得比较严重了。传统中医还认为,“燥甚则痒”,就是说严重缺乏滋润的时候,瘙痒就出现了,此时最应该好好地滋润它的上游,毕竟上游有水,下游才不会断流嘛。
润阴道技巧:
按摩三阴交穴:这个穴位调度着三条重要的体液供应经脉,经常按一按三阴交,就等于在告诉它,我的体内已经缺水了,给点额外的水滋润一下,于是部分体液“破例”被调度过来,旱情缓解。三阴交位于内踝骨最高点、向上四横指处,胫骨后即是。按揉时,以感觉中等程度酸胀为佳。
四、眼睛
常见问题:眼睛干涩、发红,有异物感。
眼睛是我们身体上能源消耗的大户,如果按照体积和能源消耗的比例来讲,它绝对是榜上的冠军。中医认为,眼睛可以很好地看到东西仰仗肝血对眼睛提供的补养,同时眼睛发挥功能会消耗掉大量的血液,所以有“久视伤血”的说法。如果阴血不足,没有充足的血液来润泽双眼,眼干涩和眼疲劳只是程度的问题了。
润目技巧:
1、湿热敷眼睛:用60℃左右的热毛巾敷眼睛,每次20-30分钟。可以湿润眼表,活血、通脉、明目,对于缓解视疲劳状态的效果很不错。
2、闭目养神:双眼要每天“拍照”2~4万次,加上我们已经离不开的电脑和手机,还有报纸或电视,一天里各器官中属眼睛最累了,中医讲“久视伤血”,阴血就这样在耗损着。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要让眼睛休息,闭上双眼,别小看一次休息的时间短,一天积攒下来,也能减少一些损耗。
五、皮肤
常见问题:皮肤失去弹性,同时色泽变暗,或者皮肤瘙痒、起屑,浴后或夜晚加重。
皮肤要靠体内的阴血来滋养,润得透,才会富有弹性。阴血在抵御最容易引起瘙痒的风邪入侵时,是最有力的王牌军,持续湿润到位的身体不容易被“风干”。对付习惯性的瘙痒,一定要从养阴血的角度来解决问题,中医有句俗话“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润肤技巧:
1、从外面滋润皮肤:每天清洁面部后,在面部喷一点保湿喷雾,让水分从清洁的毛孔充分吸收,以增加皮肤水分。浴后也可以在身上涂抹护肤乳,润泽皮肤,以减少浴后皮肤缺少油脂,而失去更多的水分。
2、多吃含胶原蛋白的食物:胶原蛋白分布在全身很多组织中,但皮肤中最多。胶原蛋白可以保持水分,维护皮肤和肌肉的弹性。这种成分含量最多的是猪脚、牛筋、鱼皮,可以适当吃一些,补充身体里的胶原蛋白,为皮肤输送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