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替沙星片

药品百科
本品主要用于由敏感病原体所致的各种感染性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鼻窦炎、社区获得性肺炎、单纯性尿路感染(膀胱炎)和复杂性尿路感染、急性肾盂肾炎、男性淋球菌性尿路炎症或直肠感染和女性淋球菌性宫颈感染。

药品名称

加替沙星片

通用名称

加替沙星片

英文名称

Gatifloxacin Tablets

汉语拼音

Jia Tishaxing Pian

适应症

本品主要用于由敏感病原体所致的各种感染性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鼻窦炎、社区获得性肺炎、单纯性尿路感染(膀胱炎)和复杂性尿路感染、急性肾盂肾炎、男性淋球菌性尿路炎症或直肠感染和女性淋球菌性宫颈感染。

规格

0.2g

用法用量

口服,每日一次,每次400mg(2片)。表1 用药剂量指南 病种 每日剂量 疗程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400mg 7-10天 急性鼻窦炎 400mg 10天 肺炎 400mg 7-14天 膀胱炎 400mg或200mg 单一剂量或3天 复杂性尿路感染 400mg 7-10天 急性肾盂肾炎 400mg 7-10天 男性尿道淋球菌感染或女性子宫颈和直肠淋球菌感染 400mg 单一剂量 肾功能不全:由于加替沙星主要经肾排泄,所以建议肌酐廓清率<40ml/min的病人应作剂量调整,包括正在作血液透析和不卧床腹透的病人,推荐剂量为表2。表2 肾功能不全者的加替沙星推荐剂量(国外文献报告)   肌酐廊清率   首次剂量   继服剂量 ≥40ml/min <40ml/min 血液透析 持续腹膜透析 400mg 400mg 400mg 400mg 每日400mg 每日200mg 每日200mg 每日200mg 维持剂量从用药第二天开始 单次应用加替沙星400mg(治疗单纯尿路感染和淋病)和每日一次200mg,连用3天(治疗单纯尿路感染)时,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不需调整剂量。可用下面公式计算肌酐清除率:女性:0.85×男性肌酐值慢性肝炎:中度肝损害的患者不需作剂量调整,尚未获得严重肝功能损害者的任何数据。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加替沙星,其化学名称为(±)1-环丙基-6-氟-8-甲氧基-7-(3-甲基-1-哌嗪基)-1,4-二氢-4-氧化-3-喹啉羧酸其结构式为:分子式:C19H22FN3O4分子量:375.40

性状

本品为淡黄色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至微黄色。

不良反应

本品的国内外临床试验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阴道炎、腹泻、头痛、眩晕。发生率较低的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包括:全身反应:变态反应,寒战,发热,背痛和胸痛。心血管系统:心悸。消化系统:腹痛,便秘,消化不良,舌炎,念珠菌性口腔炎,口腔炎,口腔溃疡,呕吐。代谢与营养系统:周围性水肿。神经系统:多梦,失眠,感觉异常,震颤,血管扩张,眩晕。呼吸系统:呼吸困难,咽炎。皮肤及皮肤软组织:皮疹,出汗。特殊感官:视觉异常,味觉异常,耳鸣。泌尿生殖系统:排尿困难,血尿。其他罕见的相关不良事件有:思维异常,烦燥不安,不能耐受酒精,食欲不振,焦虑,关节痛,关节炎,虚弱,哮喘(支气管痉挛),共济失调,骨痛,心动过缓,乳腺痛,唇炎,结肠炎,意识模糊,惊厥,紫绀,人格解体,抑郁,糖尿病,皮肤干燥,吞咽困难,耳病,瘀斑,水肿,鼻衄,欣快感,眼痛,面部水肿,胃肠胀气,胃炎,胃肠出血,牙龈炎,口臭,幻觉,呕血,敌意,感觉过敏,高血糖,高血压,肌张力增加,过度通气,低血糖,下肢痛性痉挛,淋巴结病,斑丘疹,子宫出血,偏头痛,嘴部水肿,肌痛,肌无力,颈痛,神经过敏,惊慌,妄想狂,嗅觉倒错,瘙痒,伪膜性肠炎,精神病,上睑下垂,直肠出血,嗜睡,紧张,胸骨下胸痛,心动过速,味觉丧失,口干,舌肿,疱疹等。实验室检查异常改变发生率低,包括:白细胞减少,ALT或AST增高以及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血清淀粉酶,电解质异常等。

禁忌

本品禁用于对加替沙星或喹诺酮类药物过敏者。糖尿病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1.血糖异常已有报道加替沙星引起的血糖异常,包括症状性低血糖症和高血糖症。这些事件通常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生。但是,低血糖症,特别是高血糖症已经在没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中产生。除了糖尿病以外,服用加替沙星时与血糖代谢异常相关的其他危险因素包括老年、肾功能不全、影响葡萄糖的合并用药(特别是降血糖用药)。具有这些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该密切监控血糖。如果用加替沙星治疗的任何患者发生低血糖症或者高血糖症的征候和症状,必须立刻进行适当的治疗,并应该停用加替沙星。已有报道血糖的暂时异常,通常包括开始治疗3天内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和血清葡萄糖水平降低,有时导致严重低血糖症。也已经观察到了高血糖症,甚至某些病例为严重高血糖症。高血糖症通常在给药加替沙星第3天后发生。在加替沙星上市后,已有报道应用加替沙星治疗的患者中极少数出现严重血糖异常。这些包括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昏迷、痉挛和精神状态改变(包括意识丧失)。虽然少数导致致死后果,但是如果得到适当处理,这些事件中大多数是可逆的。2.加替沙星与其它喹诺酮类药物相似,可使心电图Q-T间期延长。Q-T间期延长、低血钾或急性心肌缺血患者应避免使用本品。本品不宜与ⅠA类(如奎尼丁,普鲁卡因胺)或Ⅲ类(胺碘酮,索他洛尔)抗心律失常药物合用;正在使用可引起心电图Q-T间期延长药物(如西沙比利,红霉素,三环类抗抑郁药)的患者慎用本品。3.喹诺酮类药物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如紧张、激动、失眠、焦虑、恶梦、颅内压增高等。对患有或疑有中枢神经系统疾患的患者,如严重脑动脉粥样硬化,癫痫或存在癫痫发作因素等,应慎用本品。本品可能会引起眩晕和轻度头痛,从事驾驶汽车等机械作业或从事其他需要精神神经系统警觉或协调活动的患者应慎用。此外,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与喹诺酮类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增加中枢神经系统刺激症状和抽搐发生的危险性。4.喹诺酮药物有时可引起严重的甚至致命的过敏反应。对首次发现皮疹或者其他过敏反应时,应立即停用本品。严重过敏反应发生时,可根据临床需要用肾上腺素或其它复苏方法治疗,包括吸氧、输液、抗组胺药、皮质激素、升压胺类药物以及气道管理等。5.有报道接受包括本品在内的几乎所有的抗菌药物治疗后可能发生轻度至致命性伪膜性肠炎。因此,对使用任何抗菌药物后出现腹泻的病人应考虑这一诊断。伪膜性肠炎的诊断成立后,即应开始治疗。轻度患者停用抗菌药物后即可恢复,中、重度患者,则应酌情补充液体、电解质,并针对艰难梭菌性肠炎抗菌治疗。6.尽管尚未见到类似其他喹诺酮药物引起的肩部,手部和跟腱需要外科治疗或长时间功能丧失的现象,但如果病人在接受本品治疗时有疼痛感,出现炎症反应或肌腱断裂等应停用本品,在未明确排除外肌腱炎或肌腱断裂前,患者应休息,并停止体育锻炼。肌腱断裂在喹诺酮类治疗中或治疗后均可发生。7.已有病人在接受某些喹诺酮药物后发生光毒性反应。虽在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中,未见本品在推荐剂量水平发生光毒性。但为保证医疗顺利实施,应避免过度日光或人工紫外线照射。如果出现晒伤样反应或发生皮肤损害,应及时就诊。8.本品增加中枢神经系统刺激症状和抽搐发生的危险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本品应注意调整剂量(见用法用量)。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加替沙星对孕妇,授乳妇女的疗效和安全性尚未建立。孕妇和授乳妇女使用本品应谨慎,只有在使用本品所获益处大于对胎儿和婴儿可能的危险性时,才可考虑。

儿童用药

本品对儿童,青少年(18岁以下)的疗效和安全性尚未建立,目前不推荐使用。

药物相互作用

1、本品与丙磺舒合用,可减缓加替沙星经肾排除。2、本品与地高辛同时服用,未见加替沙星药代动力学发生明显改变,但在部分受试者发现地高辛血药浓度升高。故应监测服用地高辛患者的地高辛毒性反应的症状和体征。对表现出毒性症状和体征的患者,应测定地高辛的血药浓度,并适当调整地高辛剂量。但不推荐事先调整两药剂量。3、同时使用加替沙星和影响葡萄糖的用药可增加患者血糖代谢异常的危险(见禁症和警告:血糖异常)抗糖尿病药物:合并应用格列本脲和其他降血糖药物后,观察到了影响葡萄糖代谢的药效学变化。当格列本脲与加替沙星合并给药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

药物过量

对药物过量的紧急救治包括用摧吐或灌胃以排空胃,对病人应仔细观察(包括ECG监测)并给予对症和支持治疗,适当补充液体。血液透析或不卧床腹透均不能迅速地将加替沙星从体内排除。

药代动力学

据文献报告,加替沙星口服吸收良好,且不受饮食因素影响,其绝对生物利用度为96%,药物浓度在服用1-2小时后达峰。在临床推荐剂量范围内,加替沙星血药峰浓度(Cmax)和血药时曲线下面积随剂量成比例增加。口服本品200mg至800mg连续14天,加替沙星的药动学呈线性和非时间信赖性。每天一次连续用药,在第三天口服或注射日常剂量后即可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每日1次,每次400mg,其平均稳态峰浓度和谷浓度为口服4mg/L和0.4mg/L。分布:加替沙星血清蛋白结合率为20%,与浓度无关。加替沙星在唾液中的浓度与其在血浆中大致相等。加替沙星广泛地分布在许多组织和液体中,在靶组织中的浓度较血清高(表3)。表3 加替沙星组织--液体/血清化 组织或液体 组织-液化/血清比 组织或液体 组织-液化/血清比 呼吸系统   生殖系统   小跑巨噬细胞 26.5(10.9-61.1) 射精 1.07(0.86-1.32) 支气管粘膜 1.65(1.12-2.22) 精液 1.01(0.81-1.21) 肺上皮间液 1.67(0.81-4.46) 阴道 1.22(0.57-1.63) 肺主质 4.09(0.50-9.22) 宫颈 1.45(0.56-2.64) 窦粘膜 1.78(1.17-2.49)     痰(复合剂量) 1.28(0.49-2.38)     代谢:加替沙星无酶诱导作用,不能改变自身或其它同服药物的代谢消除。排泄:加替沙星主要经肾以原型排泄。70%以上的给药剂量在口服或注射后的48小时内以原型在尿中排出,5%在粪便中排出,小于1%以乙二胺和甲乙二胺两种代谢物的形式在尿中排出。加替沙星的t1/2为7-14小时,本品口服或静脉注射,粪便中原药回收率约5%,提示加替沙星也经胆道和肠道排除。老年人(≥65岁)男女受试者单剂量口服400mg加替沙星后,仅发现老年女性受试者与年轻女性相比有轻微的药代动力学差异,老年女性的血药峰浓度增加21%,曲线下面积增加32%。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肾功能随年龄增加而减退,应根据肾功能情况,决定用量。中度肝功能不全病人,一次口服400mg加替沙星,血药峰浓度和曲线下面积值较正常肝功能受试者分别轻度增高32%和23%。由于喹诺酮类的抗菌活性呈浓度依赖性,因此在这类病人中,血药峰浓度轻微增高,并不降低加替沙星的疗效。故该类患者使用本品无须调整剂量。尚无重度肝损害病人中加替沙星的药代动力学资料。不同程度肾功能不全者单次口服400mg加替沙星,随肾功能下降的程度不同加替沙星的表观总清除率(CI/F)相应降低,曲线下面积(AUC)相应增加。中度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30~40ml/min)病人加替沙星清除率减少57%,重度(肌酐清除率<30ml/min)病人则减少77%。与肾功能正常受试者相比,中度肾功能不全者的加替沙星的全身暴露量增加2倍,重度肾功能不全者增加4倍。平均峰浓度略有增高。建议肌酐清除率<40ml/min,包括需要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者,加替沙星减量使用。(见用法用量)Ⅱ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每天口服本品400mg,连续10天,药代动力学参数,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葡萄糖体内稳定性试验(空腹血清葡萄糖,血清胰岛素和C-肽测定)与健康人相似。首剂静脉注射或口服加替沙星后,血清胰岛素一过性轻度增加和血糖降低。经优降糖治疗已控制病情的糖尿病人多次口服本品,虽服药后血清胰岛素浓度降低,但无血糖水平变化。

贮藏

遮光、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包装

铝塑板包装,每板6片,每小盒一板或每小盒两版。

有效期

24个月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浙江尖峰药业有限公司 生产地址:浙江金华市工业园区宾虹路1756号 邮政编码:321016 电话号码:0579-2375346 传真号码:0579-2371787 网址:www.jianfeng.com.cn
扫码手机阅读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