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普瑞酮胶囊

药品百科
1.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急性加重期的胃粘膜病变(糜烂、出血、潮红、浮肿)的改善。2.胃溃疡。

药品名称

替普瑞酮胶囊

通用名称

替普瑞酮胶囊

英文名称

Teprenone Capsules

汉语拼音

Tipuruitong Jiaonang

适应症

1.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急性加重期的胃粘膜病变(糜烂、出血、潮红、浮肿)的改善。2.胃溃疡。

规格

50mg

用法用量

推荐成人每次口服50mg(1粒),每日3次,饭后服用。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替普瑞酮。替普瑞酮为:6,10,14,18-四甲基-5,9,13,17-十九烷四烯-2-酮的单顺式(5Z,9E,13E)和全反式(5E,9E,13E)异构体的混合物其结构式为:分子式:C23H38O分子量:330.55

性状

本品内容物为白色至微黄色颗粒和粉末。

不良反应

在国外10,914例患者中,有52例(0.48%)发生了不良反应。(1)临床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病率不明)肝功能障碍及黄疸:肝功能障碍时可能出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P)或碱性磷酸酶(ALP)升高,或者可能发生黄疸。一旦出现上述异常,应立即停药并采取适当处理措施。(2)其它不良反应   0.1%-5% <0.1% 发病率不明 消化系统   便秘、腹泻、恶心、口渴、腹痛、腹胀   肝脏 ALT、AST升高     精神神经系统   头痛   过敏症注)   皮疹及瘙痒症   其它   总胆固醇升高,眼睑发红或热感 血小板减少 注)一旦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停止用药。本品在国内上市后,除上述不良反应发生外,还曾引起过敏性紫癜,具体发生率不明。在国内一项1174例患者参加的替普瑞酮胶囊治疗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急性加重期,改善胃粘膜病变以及胃溃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自身对照、开放、多中心临床试验中,偶发(0.1%-1%)白细胞计数降低、头晕、眼部不适等不良反应。

禁忌

对本品中替普瑞酮及其它成份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本品为铝塑包装(PTP),在服用前从包装中取出胶囊服用。据报道,一旦因误吞食铝塑泡罩板,铝塑板锋利的边角可能会刺穿食管粘膜,引起食管穿孔,从而导致纵隔炎等严重的并发症。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尚未确定妊娠期妇女使用本品的安全性。对妊娠或可能妊娠的妇女应慎重权衡获益和风险。

儿童用药

尚未确定儿童使用本品的安全性(没有足够的临床经验)。

老年用药

与健康成年人相比,老年人服用替普瑞酮胶囊50mg后,替普瑞酮的消除半衰期、达峰时间无显著性差异;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健康成年人,是健康成年人的2.3倍,最大血药浓度均值高于健康成年人,但无显著性差异。综上所述,老年人口服替普瑞酮胶囊,吸收进入体内量高于健康成年人,替普瑞酮在老年人中暴露增加,替普瑞酮胶囊在老年人应用中可减量给药。

药物相互作用

CYP2C19抑制作用:同时口服替普瑞酮胶囊(50mg,tid)和奥美拉唑胶囊(20mg,qd),对于通过CYP2C19代谢的奥美拉唑,人体暴露量增加,代谢减慢。奥美拉唑的平均ACU升高了1.14倍,平均Cmax升高了1.41倍,可能是由替普瑞酮抑制肝脏CYP2C19所致。临床上替普瑞酮和奥美拉唑合用后可以提高奥美拉唑血药浓度。CYP3A诱导作用:通过CYP3A代谢的药物咪达唑仑及其代谢产物1-羟基咪达唑仑在替普瑞酮服用前后的Cmax、AUC和T1/2分析表明,咪达唑仑的平均AUC下降约14%,平均Cmax下降约17%。原因是服用替普瑞酮胶囊(50mg,tid)两周后同服咪达唑仑(15mg,qd),替普瑞酮可能具有轻度诱导肝肠CYP3A的作用。临床口服替普瑞酮胶囊同时联用其它通过CYP3A代谢的药物时,需注意是否对后者的疗效产生影响。

药物过量

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药理毒理

1.抗溃疡作用对于大鼠的各种实验性溃疡(因寒冷束缚、吲哚美辛、阿斯匹林、强的松龙、利血平、乙酸、烧灼或阿斯匹林-寒冷束缚所致)以及各种实验性胃粘膜病变(由盐酸、阿斯匹林、乙醇或放射线所致),替普瑞酮均显示有较强的抗溃疡作用和对胃粘膜病变的改善作用。另一项大鼠实验结果证实,替普瑞酮能抑制与活性氧有关的48/80复合物、血小板激活因子(PAF)所致的胃粘膜损伤。2.增加胃粘液作用替普瑞酮对于大鼠的培养胃粘膜上皮细胞有促进粘液合成和分泌的作用。当替普瑞酮分布于分泌粘液的大鼠表层粘液细胞和颈细胞中时,能增加其粘液分泌量。能提高作为胃粘膜再生与防御的主要因子的高分子糖蛋白(大鼠)和磷脂质(豚鼠)的生物合成酶的活性,并且能促进人和大鼠的高分子糖蛋白和磷脂质的合成和分泌。另外,大鼠和家兔实验结果证实,替普瑞酮能增加胃粘液中碳酸氢盐的含量。3.诱导热休克蛋白(HSP)生成所致的细胞保护作用替普瑞酮能诱导豚鼠胃粘膜细胞中HSP60,70,90的生成并且表现出细胞保护作用。4.增加胃粘膜前列腺素作用替普瑞酮能增加大鼠胃粘膜中前列腺素E2和I2的含量。其机理为提高前列腺素生物合成酶的活性。5.增加及改善胃粘膜血流作用替普瑞酮能增加人的胃粘膜血流。替普瑞酮还能使水浸束缚引起应激时的大鼠胃粘膜血流得到改善。6.保护胃粘膜作用替普瑞酮能抑制大鼠因乙醇所致的胃粘膜损伤。替普瑞酮能抑制健康成人男子因乙醇所致的胃粘膜损伤。7.维持胃粘膜细胞增生区的稳定性替普瑞酮能改善小鼠因氢化可的松所致的胃粘膜细胞增殖能力的降低,以维持胃粘膜细胞增生区的稳定性。对因醋酸所致的大鼠的实验性溃疡,还能提高胃粘膜的再生能力,并且能促进胃粘膜损伤的修复。8.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替普瑞酮能抑制大鼠因灼伤及胃粘膜中脂质过氧化物的增加而引起的胃粘膜损伤。

药代动力学

1.血药浓度国外报道,健康成人男性(12名)按交叉法餐后服用3粒胶囊剂(替普瑞酮为150mg,已上市单次剂量3倍)时,服用后5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峰浓度Cmax为1,669ng/ml,在服用后10小时又出现一个峰值(为675ng/ml),即呈双峰形曲线,此结果被认为是由于达峰时间(tmax)的差异造成的(见下图)。单次给药替普瑞酮150mg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在国内进行的单次和连续多次口服替普瑞酮胶囊50mg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实验中,替普瑞酮单次给药消除半衰期T1/2、Cmax和AUC与连续多次给药达稳态的消除半衰期T1/2、Cssmax和AUCss分别经配对t检验,两组Cmax和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连续多次口服替普瑞酮,体内无蓄积,T1/2差异虽有统计学意义,但差值较小,未影响体内暴露。国内药代动力学实验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趋势和上述曲线相似,药代动力学参数相近。(见下图)单次口服替普瑞酮胶囊50mg的替普瑞酮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2.饮食的影响国外报道,健康成人男性(18名)分别交叉于餐后30分钟、1小时及3小时口服3粒胶囊(替普瑞酮为150mg,已上市单次剂量3倍),所测血浆药物浓度结果如下图和下表所示。与餐后30分钟服药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相比较,可观察到餐后1小时服药的AUC没有变化,而餐后3小时服药的AUC约降低23%。餐后不同时间单次给药替普瑞酮150mg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替普瑞酮的药物动态参数   AUC240 (μg·hr/ml) Cmax (μg/ml) tmax (hr) 饭后30分钟 4.768±1.368 2.087±1.041 5.4±0.5 饭后1小时 4.858±1.434 2.274±0.930 5.1±0.6 饭后3小时 3.671±1.296 1.562±0.852 4.3±0.9 (Mean±S.D.,n=18)注)单次口服150mg是许可外用量。

贮藏

密闭,在25℃以下保存。

包装

铝塑包装。10粒/板×1板/盒、10粒/板×2板/盒。

有效期

36个月。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 生产地址:苏州市工业园区白榆路32号 邮政编码:215021 电话号码:0512—67613211 传真号码:0512—67613211-518 客户服务热线:021-62881220
扫码手机阅读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