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甲型或乙型流行性感冒。患者应在首次出现症状48小时内使用。
药品名称
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
通用名称
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
英文名称
Peramivir and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
汉语拼音
PaLaMiWeiLvHuaNaZhuSheYe
适应症
用于甲型或乙型流行性感冒。患者应在首次出现症状48小时内使用。
规格
100ml∶帕拉米韦(按C15H28N4O4计)0.3g与氯化钠0.9g
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给药。在出现流感症状的48小时内开始治疗。成人:一般用量为300mg,单次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不少于30分钟。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用600mg,单次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不少于40分钟。症状严重者,可每日1次,1~5天连续重复给药。另外可以根据年龄和症状等酌情减量。儿童: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帕拉米韦一日一次,每次10mg/kg体重,30分钟以上单次静脉滴注,也可以根据病情,采用连日重复给药,不超过5天。单次给药量的上限为600mg以内。用法用量方面的使用注意事项:1.出现流感症状之后尽快开始给药。尚无在出现症状48小时后才开始给药的临床有效性数据。2.重复给药,要根据体温等临床症状判断是否需要继续给药,不要盲目地持续给药。3.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由于可能存在血浆中药物浓度持续增高的风险,必须根据肾功能损伤情况调整给药量。4.本药品仅限于静脉滴注使用。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帕拉米韦,所用辅料为氯化钠和稀盐酸
性状
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为临床检测值异常和消化系统症状,偶见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反应。临床检测值异常主要表现为血中网织红细胞降低,白细胞计数降低、中性粒细胞比降低、淋巴细胞比升高和甘油三酯升高等;消化系统反应常见腹泻、恶心、呕吐、胃疼等。个别患者心血管系统可出现胸闷、心电图异常等。个别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可有头晕、失眠等。偶可发生肌肉骨骼系统反应,发生率均1.0%。连续给药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为4.44%。停药后一般可自行恢复。
禁忌
对于其他任一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磷酸奥司他韦或扎那米韦)或帕拉米韦注射液的成份有过敏史的患者禁用本品。
注意事项
警告:1、本品尚未确认预防性给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2、在给予本品前,须慎重考虑使用本品的必要性。注意事项:1、本品仅对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有效。当怀疑为细菌感染或者细菌感染与流感病毒感染合并存在时,应谨慎鉴别,适当用药。2、肾功能障碍患者慎用。对肌苷清除率在10~30毫升/分钟的患者,用于治疗的推荐剂量应做调整。3、某些特殊个体在高剂量的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监测心电指标。4、帕拉米韦不能取代流感疫苗,其使用不应影响每年接种流感疫苗。5、切勿滥用本品。用药应严格按[用法用量]中推荐的剂量使用,以尽可能减少病毒耐药的可能。6、根据日本研究报告,在使用该药物治疗期间,应该对患者的精神、神经异常行为予以关注,对未成年人等进行两天的监护;必须对患者、家属提前说明可能出现异常行为。报道流感脑炎等可引起同样的症状,所以必须进行说明。7、未观察到帕拉米韦对患者驾驶车辆或者操纵机械的能力产生影响。
药物相互作用
药代动力学研究数据表明帕拉米韦在体内未发生降解,几乎以原形方式经肾脏排泄,与蛋白结合率低,提示不可能发生与蛋白结合相关的药物相互作用。体外研究表明,P450酶不参与帕拉米韦的代谢:帕拉米韦不抑制肝细胞色素P450药物代谢酶3A4和2D6的活性。帕拉米韦对大鼠CYP3酶的产生有一定的诱导作用,但诱导作用不强。目前尚未开展帕拉米韦注射液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及与其他药物的合用试验。谨慎与其他经肾脏消除的药物合用,对同样由肾脏分泌且安全范围窄的药物(如氯磺丙脲、甲氨喋呤、保泰松)合用要慎重,并适当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尚无帕拉米韦和减毒活流感疫苗相互作用的评估。但由于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除非临床需要,在使用减毒活流感疫苗两周内不应使用帕拉米韦,在使用帕拉米韦后48小时内不应使用减毒活流感疫苗。因为帕拉米韦作为抗病毒药物可能会抑制活疫苗病毒的复制。三价灭活流感疫苗可以在使用帕拉米韦前后的任何时间使用。
贮藏
遮光、密闭,25C以下保存。
包装
钠钙玻璃瓶,100ml/瓶/盒。
有效期
36个月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广州南新制药有限公司 企业简称:广州南新制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