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

疾病百科

血尿一般是指患者离心沉淀的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红细胞。


血尿好发于患有泌尿系统结石、肾脏疾病、前列腺疾病等人群。血尿可能是慢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膀胱结石、肾结石、败血症、前列腺癌等疾病引起的。患者出现血尿的表现时,可同时伴有尿频、尿急、尿痛、肾区疼痛等不适症状。若患者不及时治疗疾病,则会引起慢性失血,导致其出现贫血的情况。严重时,还会造成肾衰竭。

名称

血尿

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

发病部位

肾脏

多发人群

青年人 中年人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一般治疗 手术治疗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肾绞痛 尿流中断 尿流细

相关疾病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炎

相关检查

尿常规检查 自身免疫抗体检查 超声检查 CT检查 肾穿刺病理活检

相关手术

肾移植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医保

概述

血尿一般是指患者离心沉淀的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红细胞。

血尿好发于患有泌尿系统结石、肾脏疾病、前列腺疾病等人群。血尿可能是慢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膀胱结石、肾结石、败血症、前列腺癌等疾病引起的。患者出现血尿的表现时,可同时伴有尿频、尿急、尿痛、肾区疼痛等不适症状。若患者不及时治疗疾病,则会引起慢性失血,导致其出现贫血的情况。严重时,还会造成肾衰竭。

症状

血尿的症状有尿液颜色改变、肾区疼痛、尿频、尿急、尿痛等。

1.尿液颜色改变

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等疾病引发血尿,导致患者每1000ml的尿液中含有1ml以上的血液时,则会出现尿液颜色改变的症状,呈现为红色或洗肉水色。

2.肾区疼痛

肾结石导致血尿发生时,体积较小的结石可能会在肾脏内移动,造成肾脏组织出现损伤,从而引发肾区疼痛症状。

3.尿频、尿急、尿痛

泌尿系统感染形成尿血时,患者的尿道和膀胱黏膜可能会发生炎症性病变,炎症因子不断刺激时,可导致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出现。

病因

血尿可能是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结石、脓毒症、前列腺癌等原因引起的。

1.急性肾小球肾炎

β-溶血性链球菌可引起急性肾小球肾炎,炎症因子对肾小球造成刺激时,可导致肾小球充血、水肿,血管破裂则会出现血尿症状。

2.肾结石

晶体物质在患者的肾脏部位异常积聚可形成肾结石,结石不断移动位置可造成局部毛细血管损伤,血液与尿液混合后排出,易引发血尿症状。

3.脓毒症

机体对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反应失调时,可能会造成全身发生炎症反应,导致泌尿生殖系统各器官损伤,形成血尿。

4.前列腺癌

患者患有前列腺癌时,癌细胞可在局部浸润性生长,侵犯周围的组织,导致膀胱和输尿管部位的血管破损,导致血尿症状出现。

就医

血尿的就医指征是出现相应症状、病情加重、引起并发症等。

1.出现相应症状

患者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血尿症状时,应该及时就医,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相关检查,可以尽早明确病因。

2.病情加重

患者同时出现局部肿胀、发热、肾区疼痛等异常表现时,需要立即去医院治疗血尿,促使身体恢复健康。

3.引起并发症

患者未及时治疗血尿和原发病,导致贫血、肾衰竭等并发症发生时,应当立刻到医院就诊,控制出血,减轻肾损伤。

治疗

血尿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病情急性发作时,患者应该卧床休息,尽量不要下床活动,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皮肤损伤,防止继发感染。

2.药物治疗

患者出现血压升高、水肿等症状时,应该按照医生的嘱咐使用氢氯噻嗪片、呋塞米片等药物,促进水液代谢,从而降低血压。细菌感染时,患者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头孢地尼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药物,杀灭泌尿道内的细菌,减轻血尿、尿痛等不适症状。

3.手术治疗

血尿与肾结石有关时,患者应该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将大的结石粉碎成细砂,随着尿液排出。前列腺癌导致血尿发生时,患者则需要进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切除病灶和前列腺,消除血尿症状。

日常

血尿日常应注意科学搭配饮食、增加水分摄入、监测病情变化等。

1.科学搭配饮食

患者平时应该少吃咸鸭蛋、酱菜等腌制的食物,尿酸水平偏高时,则需要控制猪肝、豆腐等食物的摄入量,避免影响肾功能。

2.增加水分摄入

患者出现尿路感染的情况时,平常应该适当增加水分摄入,促使尿量增加,排尿时,能够冲刷尿道,有助于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数量。

3.监测病情变化

血尿的病因不明时,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密切监测病变的变化,定期去医院复查,对控制病情有帮助。

预防

预防血尿的方法有合理运动、注意个人卫生、积极治疗相关疾病等。

1.合理运动

人体平时运动量较少时,运动之前需要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切忌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防止出现血尿症状。

2.注意个人卫生

人体日常生活中应该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内裤,内裤需要放在阳光下暴晒,避免阴干,以防细菌滋生,导致尿路感染,引起血尿。

3.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人体积极治疗肾结石、猩红热、前列腺癌等疾病后,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降低血尿症状的发生率。

诊断

血尿的诊断方法是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特殊检查等。

一、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检查

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查时,如果在高倍视野下发现红细胞的数量超过3个,则可以诊断血尿。肉眼可见血尿出现时,患者应该分别对前段、中段和后段三段尿液进行镜检,有助于确定血尿的发病原因。

2、自身免疫抗体检查

医生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核抗体、ANC以及抗dsDNA抗体时,能够排除狼疮肾炎、ANCA相关性血管炎。

二、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患者通过泌尿系统超声检查能够判断血尿是否与泌尿系统结石有关,确定结石的部位和大小,同时还可以观察有无泌尿系统畸形或输尿管梗阻的情况出现。

2、CT检查

患者出现无症状的肉眼血尿时,应该进行CT检查,有助于筛查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性疾病。

三、特殊检查

对于肾小球病变引起的血尿,患者可以进行肾穿刺病理活检,有助于确定病理类型,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指导意义。

扫码手机阅读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