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炎是指多种原因引起的外阴皮肤或者黏膜炎症。
外阴炎能够发生在任何年龄,主要与病原微生物感染或者理化刺激等因素有关,能够分为非特异性外阴炎、前庭大腺炎症、外阴假丝酵母菌病、婴幼儿外阴炎等,大部分患者都会出现外阴皮肤黏膜肿胀、疼痛、瘙痒等不适症状。
女性出现疑似患病的症状后,应该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确诊后积极治疗疾病,避免引起更严重的情况。
名称
就诊科室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
治疗方法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相关疾病
相关检查
相关手术
医保
概述
外阴炎是指多种原因引起的外阴皮肤或者黏膜炎症。
外阴炎能够发生在任何年龄,主要与病原微生物感染或者理化刺激等因素有关,能够分为非特异性外阴炎、前庭大腺炎症、外阴假丝酵母菌病、婴幼儿外阴炎等,大部分患者都会出现外阴皮肤黏膜肿胀、疼痛、瘙痒等不适症状。
女性出现疑似患病的症状后,应该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确诊后积极治疗疾病,避免引起更严重的情况。
症状
外阴炎分为非特异性外阴炎、前庭大腺炎症、外阴假丝酵母菌病等,症状取决于具体的类型。
1、非特异性外阴炎
该病发作时会引起外阴瘙痒、疼痛、烧灼感等不适症状,患者排尿、排便或者进行性接触时症状可能会明显加重。
2、前庭大腺炎症
急性发作时局部皮肤会出现肿胀、疼痛、烧灼感等,形成脓肿后还会产生剧烈疼痛。
3、外阴假丝酵母菌病
该病的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热痛等,还会出现凝乳状或者豆腐渣样白带。
病因
外阴炎包括非特异性外阴炎、前庭大腺炎症、外阴假丝酵母菌病等,不同的疾病类型原因都不相同。
1、非特异性外阴炎
女性的外阴靠近尿道和肛门,如果平时卫生习惯较差,尿道和肛门的分泌物持续刺激外阴,就可能诱发疾病。
2、前庭大腺炎症
该病一般与混合性细菌感染有关,例如葡萄球菌、链球菌、淋球菌等。
3、外阴假丝酵母菌病
该病主要由假丝酵母菌感染导致的,如果女性的免疫力较差,就容易诱发感染,最终引起疾病。
就医
外阴炎的就医流程包括观察症状、选择科室、相关检查等。
1、观察症状
如果女性的外阴部位出现疼痛、瘙痒、肿胀、烧灼感等表现,还伴有白带异常的情况,则需要警惕外阴炎。
2、选择科室
疑似患病的女性应该及时前往医院的妇科进行检查,如果婴幼儿出现患病的表现,可以挂医院的儿科。
3、相关检查
女性应该配合医生通过病原学检查、湿片法或者革兰染色凃片检查等方法诊断疾病。
治疗
外阴炎需要进行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应该注意卫生,排便或者排尿后及时清洁外阴,恢复前不宜进行性接触和盆浴,还需要远离刺激性食物。
2、药物治疗
外阴炎的类型较多,其中前庭大腺炎症可以使用头孢克洛胶囊或者甲硝唑栓等药物进行治疗,外阴假丝酵母菌病需要选择克霉唑栓、硝酸咪康唑栓等药物。
3、手术治疗
如果炎症较为严重,局部形成脓肿,必要时还需要进行切开引流术或者囊肿造口术等。
日常
外阴炎日常护理方法包括注意卫生、调整饮食、加强锻炼等。
1、注意卫生
患者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每天使用清水清洗外阴,保持外阴的清洁和干燥。
2、调整饮食
患者应该多进食清淡的高营养食物,帮助增强免疫力,缩短病程,同时远离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刺激外阴,对病情产生负面影响。
3、加强锻炼
患者白天可以多进行体育锻炼,例如太极、瑜伽、慢跑等,有利于调节免疫能力。
预防
可以通过保持外阴清洁、调整洗澡方式、坚持锻炼等方法预防外阴炎。
1、保持外阴清洁
女性平时应该穿着宽松的棉质内裤,并且每天使用温水清洗外阴,防止分泌物残留外阴,引起疾病。
2、调整洗澡方式
临床上建议女性洗澡时尽量选择淋浴的方式,避免泡澡,洗澡时也不宜使用刺激性沐浴液清洗外阴,从而降低患病的几率。
3、坚持锻炼
女性应该坚持锻炼身体,努力提高抵抗能力,降低感染的风险,预防疾病。
诊断
临床上一般通过医生查体、病原学检查、湿片法或者革兰染色涂片等方法诊断外阴炎。
1、医生查体
患者应该先配合医生进行查体,观察是否存在外阴肿胀、糜烂、无痛性囊性肿物等情况,初步分析疾病。
2、病原学检查
医生会使用棉拭子获取部分阴道分泌物,再进行检查,分析是否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及病原微生物的类型,最终诊断疾病。
3、湿片法或者革兰染色涂片
湿片法是在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中滴入氢氧化钾溶液,革兰染色涂片是指对获取的阴道分泌物进行染色,两种方法都能够判断外阴是否感染假丝酵母菌,从而确诊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