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淋巴结炎

疾病百科

慢性淋巴结炎是指淋巴部位发生慢性炎症持续六周以上。

慢性淋巴结炎可能是由于病原体感染、药物作用、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等因素引起,可导致患者出现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压痛等症状。而且不同原因引起的慢性淋巴结炎,伴随症状也不同,比如布氏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淋巴结炎,患者可出现腹痛、恶心等症状。结核杆菌感染所致,可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

不同原因引起的慢性淋巴结炎预后也有所区别,比如感染引起慢性淋巴结炎,经过积极抗感染治疗后,预后较好;结缔组织病引起的慢性淋巴结炎,无法得到根治,需要终生治疗。肿瘤引起的预后与疾病分期、个体对药物治疗的反应性等因素相关。

名称

慢性淋巴结炎

就诊科室

普外科

发病部位

淋巴

多发人群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人群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淋巴结肿大 红斑性丘疹 腹痛 腹胀

相关疾病

胰腺癌 甲状腺癌 胆囊炎

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 血常规检查 血清学检查 核酸检测 B超检查 磁共振成像 CT检查 淋巴结活检 骨髓穿刺检查

相关手术

外科手术

医保

概述

慢性淋巴结炎是指淋巴部位发生慢性炎症持续六周以上。

慢性淋巴结炎可能是由于病原体感染、药物作用、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等因素引起,可导致患者出现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压痛等症状。而且不同原因引起的慢性淋巴结炎,伴随症状也不同,比如布氏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淋巴结炎,患者可出现腹痛、恶心等症状。结核杆菌感染所致,可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

不同原因引起的慢性淋巴结炎预后也有所区别,比如感染引起慢性淋巴结炎,经过积极抗感染治疗后,预后较好;结缔组织病引起的慢性淋巴结炎,无法得到根治,需要终生治疗。肿瘤引起的预后与疾病分期、个体对药物治疗的反应性等因素相关。

症状

慢性淋巴结炎的症状有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压痛、其他伴随症状等。

1、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肿大属于常见症状,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慢性淋巴结炎,表现为颈部淋巴结肿大;结核杆菌感染、结节病引起的慢性淋巴结炎,表现为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系统性红斑狼疮、白血病等引起的慢性淋巴结炎,表现为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2、淋巴结压痛

病情较轻时,淋巴结压痛不明显;若病情较重,可出现明显的压痛感。

3、其他伴随症状

不同原因引起的慢性淋巴结炎,伴随症状也有所区别,比如布氏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淋巴结炎,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感染引起的慢性淋巴结炎,表现为面部蝶形红斑、盘状红斑等;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淋巴结炎,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等。

病因

慢性淋巴结炎的病因有病原体感染、药物作用、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等。

1、病原体感染

常见的病原体有结核分枝杆菌、汉赛巴尔通体、EB病毒、曲霉菌、布氏杆菌等,这些病原体进入淋巴细胞后,可破坏正常组织,引起慢性淋巴结炎。

2、药物作用

长期应用头孢类抗生素、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药物,可能会引起慢性淋巴结炎。

3、结缔组织病

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皮肌炎等,可能会刺激淋巴结内的免疫细胞持续活化、增殖,引起慢性淋巴结炎。

4、恶性肿瘤

比如浆细胞病、白血病等,可导致肿瘤细胞进入淋巴结,引起慢性淋巴结炎。

就医

当患者出现淋巴结肿大、红斑性丘疹、腹痛、腹胀等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感染科就诊。

医生会先进行体格检查初步判断病情,比如视诊淋巴结皮肤有无隆起、触诊淋巴结有无按压痛等。之后会通过血常规、血清学检查、B超检查、磁共振检查、淋巴结活检等来明确诊断。

如果患者通过检查被确诊为慢性淋巴结炎,应及时进行治疗。若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可并发腺源性蜂窝织炎,为后续治疗增加困难。

治疗

病毒感染引起的慢性淋巴结炎多可自愈,一般无需进行特殊治疗。其他因素引起的慢性淋巴结炎,可以进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等。

1、药物治疗

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可给予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水剂青霉素G、头孢曲松钠等药物进行治疗;布氏杆菌感染引起的,可使用多西环素联合利福平进行治疗;结缔组织病引起的,可给予泼尼松龙、地塞米松、甲氨蝶呤等药物进行治疗;白血病引起的,应使用化学药物治疗,比如长春新碱、蒽环类药物、砷剂等。

2、手术治疗

慢性淋巴结炎一般不采用外科手术,但是对于病情重、病变范围广以及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3、放射治疗

对于恶性肿瘤引起的慢性淋巴结炎,还可进行放射治疗,能够杀灭肿瘤细胞,延长患者生存期限。

日常

慢性淋巴结炎的日常注意事项有做好皮肤清洁工作、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适当锻炼身体等。

1、做好皮肤清洁工作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出现瘙痒时避免用手抓挠皮肤,否则会导致皮肤破损,从而继发感染。

2、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患者平时应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避免长期熬夜。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3、适当锻炼身体

患者也可以适当锻炼身体,比如慢跑、骑单车、打篮球等,能够增强自身抵抗力,促进病情恢复。

预防

慢性淋巴结炎预防方法有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提高自身抵抗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

1、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皮肌炎、白血病等疾病可引起慢性淋巴结炎,所以当患者存在这些疾病时,应及时进行治疗。

2、提高自身抵抗力

平时可以适当锻炼身体,饮食方面吃些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能够提高身体抵抗力,预防细菌、病毒感染,从而降低慢性淋巴结炎发生几率。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平时应做好个人卫生工作,勤换洗衣物、床单等,能够降低病原体感染的风险。

诊断

慢性淋巴结炎的诊断方法有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特殊检查等。

1、体格检查

医生会通过视诊观察淋巴结皮肤有无隆起、颜色是否发红;触诊检查淋巴结位置、数目、压痛、质地、活动度等。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以明确有无细菌和病毒感染;血清学检查,可以检测有无汉赛巴尔通体、EB病毒、巨细胞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核酸检测,能够诊断病毒感染引起的慢性淋巴结炎。

3、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适用于对颈部、腋窝等浅表淋巴结检查,能够判断淋巴结数目、大小、边界是否清晰等;磁共振成像或者CT检查,可以进一步确定深部淋巴结病变部位、大小等。

4、其他检查

淋巴结活检,即取少量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病理类型、初步判断预后等;骨髓穿刺检查,可以诊断布氏杆菌、白血病等引起的慢性淋巴结炎。

扫码手机阅读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