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烂性胃炎

疾病百科

糜烂性胃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糜烂。

糜烂性胃炎是指在应激、酒精或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下导致胃黏膜发生急性或慢性糜烂。临床上一般将其分为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和慢性胃炎伴糜烂,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通常由应激、药物、酒精等因素引起,通过胃镜检查可发现胃黏膜糜烂、浅表溃疡或出血,患者常以上腹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可伴有呕血、黑便等症状;慢性胃炎伴糜烂通常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有关,大多数患者可无明显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可有消化不良的症状。

名称

糜烂性胃炎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

长期酗酒者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者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中医治疗 日常调理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上腹疼痛 消化不良 消化道出血 贫血

相关疾病

胃癌 胃炎 便秘

相关检查

胃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 幽门螺杆菌检查 粪潜血试验 血常规检查

相关手术

医保

概述

糜烂性胃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糜烂。

糜烂性胃炎是指在应激、酒精或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下导致胃黏膜发生急性或慢性糜烂。临床上一般将其分为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和慢性胃炎伴糜烂,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通常由应激、药物、酒精等因素引起,通过胃镜检查可发现胃黏膜糜烂、浅表溃疡或出血,患者常以上腹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可伴有呕血、黑便等症状;慢性胃炎伴糜烂通常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有关,大多数患者可无明显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可有消化不良的症状。

症状

糜烂性胃炎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消化不良、消化道出血、贫血等症状。

糜烂性胃炎可分为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和慢性胃炎伴糜烂,两种类型的临床表现有一定的差别。慢性患者大多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少数有症状的患者主要表现为上腹隐痛以及腹胀、恶心、嗳气、呕吐、食欲不振、餐后饱胀等消化不良的症状,部分严重的患者可伴有呕血、黑便等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当患者长期反复出血时,可引起缺铁性贫血的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急性患者一般以上腹疼痛的症状为主,严重者也可出现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的症状。

病因

糜烂性胃炎主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应激、酒精、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

1、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起慢性胃炎伴糜烂的主要病因,该致病菌可寄生在胃黏膜组织中,导致胃黏膜发生炎症病变和溃疡。

2、应激

严重创伤、手术、大面积烧伤、精神紧张等因素可导致胃黏膜糜烂、出血,甚至发生溃疡,从而引发糜烂性胃炎。

3、酒精

大量饮酒、过度饮酒可导致胃黏膜发生水肿、糜烂、出血,也容易诱发糜烂性胃炎。

4、药物副作用

非甾体抗炎药、抗肿瘤药等药物可损伤胃黏膜,导致胃黏膜修复障碍,也可引发糜烂性胃炎。

就医

当出现消化不良、呕血或黑便等症状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糜烂性胃炎因病情缓急程度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也不同,对于大部分慢性患者来说,症状通常不明显,部分患者可出现上腹隐痛、恶心、嗳气、腹胀、餐后饱胀等消化不良的症状,随着病变部位长期少量出血,患者可能会发生贫血的症状;而急性患者通常以上腹痛、呕血、黑便等症状为主,当病情严重、出血量较大时可能会发生休克。所以,当出现消化不良、呕血、黑便等症状时,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消化内科就诊,并通过相关检查来明确诊断,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治疗

糜烂性胃炎可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或中医治疗等。

1、一般治疗

平时应保证健康饮食,减少辛辣刺激以及油腻性食物的摄入,同时控烟控酒,保持良好的心情和充足的睡眠,以促进病情的恢复。

2、药物治疗

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胶体果胶铋、铝碳酸镁或西咪替丁等药物,来保护胃黏膜,减少胃酸的分泌;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还需配合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常用抗生素有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等。

3、中医治疗

慢性胃炎伴胃黏膜充血、糜烂时,患者可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服用三七粉、白及粉、珍珠粉等中药进行治疗。

日常

糜烂性胃炎患者平时应加强饮食管理、改善生活方式,并做好定期复查。

1、加强饮食管理

患者在饮食上应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多进食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霉变、腌制、粗糙的食物,以免刺激糜烂部位,导致病情加重。

2、改善生活方式

平时控烟控酒,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睡眠,避免身体受到不良刺激,诱发病情发作。

3、定期复查

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应遵医嘱规范治疗,切勿自行停药或减药,并定期前往医院复查,通过尿素呼气试验或胃镜检查来了解治疗和恢复情况。

预防

可通过调整饮食习惯、改善生活方式或定期体检等方式来预防糜烂性胃炎的发生。

1、调整饮食习惯

平时应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多进食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摄入辛辣、腌制、油炸以及烧烤等食物,以减少胃负担。另外,还要对餐具定期消毒,尽量避免与他人共餐,以降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风险。

2、改善生活方式

精神紧张、压力过大等应激状态可诱发糜烂性胃炎,所以平时应注意调整情绪,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3、定期体检

有消化不良症状以及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的患者,应定期前往医院进行尿素呼气试验或胃镜检查,以及时发现胃黏膜病变。

诊断

糜烂性胃炎的诊断方法包括胃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查、粪潜血试验以及血常规检查等。

1、胃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

通过胃镜检查可清晰观察到胃黏膜有无充血、溃疡、出血等现象,有助于判断病变类型,必要时还可钳取部分组织做病理分析。

2、幽门螺杆菌检查

尿酸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可检查患者胃内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该检查具有无创、简单、便捷、准确性高等优点。

3、粪潜血试验

糜烂性胃炎可能会引起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的症状,通过粪便潜血试验,一般可进行诊断。

4、血常规检查

患者出现呕血、黑便等时,医生会建议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以判断有无贫血。

扫码手机阅读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