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唇疱疹

疾病百科

口唇疱疹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皮肤黏膜疾病,属于单纯疱疹的一种类型。口唇疱疹是由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主要特征是口唇或者周围皮肤出现簇集性水疱,具有自限性,易复发。

口唇疱疹根据是否是初次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可分为两种类型,包括原发性口唇疱疹、复发性口唇疱疹。此疾病存在一定的传染性,可通过飞沫、疱疹液以及唾液直接接触、接触被污染的物品等方式进行传播。

名称

口唇疱疹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

唇部

多发人群

上火感冒人群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药物治疗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发烧 吞咽困难 颈部淋巴结肿大

相关疾病

痤疮 荨麻疹 银屑病

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 组织病理检查 病毒培养 形态学检查 血清免疫抗体测定

相关手术

医保

概述

口唇疱疹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皮肤黏膜疾病,属于单纯疱疹的一种类型。口唇疱疹是由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主要特征是口唇或者周围皮肤出现簇集性水疱,具有自限性,易复发。

口唇疱疹根据是否是初次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可分为两种类型,包括原发性口唇疱疹、复发性口唇疱疹。此疾病存在一定的传染性,可通过飞沫、疱疹液以及唾液直接接触、接触被污染的物品等方式进行传播。

症状

口腔疱疹患者一般会出现发烧、吞咽困难、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分析如下:

1.发烧

口腔疱疹患者体内存在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病毒在体内大量繁殖,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会导致体温调定点上移,从而引起发烧。

2.吞咽困难

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口腔黏膜处会发生明显的水肿,且伴随疼痛,并且水疱破溃,易发生溃疡,患者会出现吞咽困难的现象。

3.颈部淋巴结肿大

若患者免疫力低下,局部炎症会扩散到颈部淋巴结,会导致局部淋巴结肿大。

病因

口唇疱疹是由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其他诱因还包括免疫力低下、不良情绪等,分析如下:

1.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若机体接触到被单纯疱疹病毒污染的物品,或者直接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者接触,会引起感染,病毒侵犯皮肤黏膜,从而引起口唇疱疹。

2.免疫力低下

若患者本身患有艾滋病、糖尿病等疾病,自身免疫力低下,也易受到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诱发口唇疱疹。

3.不良情绪

若机体长期处于压力过大、精神过于紧张等不良状态下,会导致体内潜伏的单纯疱疹病毒发作,从而引起口唇疱疹。

就医

口唇疱疹就医指征包括出现相关症状、存在原发疾病、既往病史等,分析如下:

1.相关症状

若患者口腔、嘴角等部位出现簇集性水疱,且伴随疼痛的症状,需及时到医院皮肤科就诊。

2.存在原发疾病

若患者本身患有糖尿病、艾滋病等疾病,自身免疫力低下,近期出现食欲不振、乏力、皮肤潮红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3.既往病史

若患者既往存在口唇疱疹,近期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吞咽疼痛、倦怠等症状,需积极就诊。

治疗

口唇疱疹可通过一般治疗、局部用药、全身用药等方式治疗,分析如下:

1.一般治疗

患者应保持患处皮肤清洁,皮肤干燥的患者可使用润唇膏保持唇部湿润,平时应多饮水,避免饮酒抽烟,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精神状态,避免紧张。

2.局部用药

患者可外用阿昔洛韦乳膏、喷昔洛韦乳膏等抗病毒药物治疗;继发细菌感染时,可使用莫匹罗星软膏、0.05%-0.1%氯己定溶液治疗。

3.全身用药

伴随高烧的患者可服用布洛芬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治疗。

日常

口唇疱疹患者日常需注意饮食、注意保持局部皮肤卫生、做好病情监测等,分析如下:

1.注意饮食

患者应保持饮食清淡、易咀嚼,如米粥、面汤、面条等,避免进食辣椒、生姜、洋葱、大蒜等辛辣刺激的食物。

2.注意保持局部皮肤卫生

患者应保持患处清洁,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润唇膏等物品。

3.做好病情监测

患者应检测自身病情,若出现淋巴结肿大、疼痛,或者水疱增多的现象,需及时到医院皮肤科复诊。

预防

口唇疱疹可通过避免接触传染源、保持个人卫生、适当运动等方式预防,分析如下:

1.避免接触传染源

健康者应避免接触单纯疱疹感染的患者,尤其是避免接触口唇疱疹患者的患病部位,可降低被感染的风险。

2.保持个人卫生

健康者在生活中应勤洗手,保持手部清洁,避免与他人共用私人物品,如毛巾、润唇膏等。

3.适当运动

健康人群还需坚持适当做有氧运动,如跑步、跳绳、跳健美操等,有助于增加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诊断

口唇疱疹可通过视诊、细胞学检查、其他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分析如下:

1.视诊

患者可到正规医院皮肤科就医,通过视诊,若发现嘴唇或者牙龈等部位出现2-3mm大小的水疱,且密集成群,可初步怀疑是口唇疱疹。

2.细胞学检查

患者可进一步做细胞学检查,取病变处的组织在显微镜下观察,若发现多核细胞中存在包涵体,可明确是病毒感染,可以辅助诊断出口唇疱疹。

3.其他检查

患者还需做病毒培养、聚合酶链反应法、免疫荧光染色、血清HSV抗体检测等,可明确诊断。

扫码手机阅读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