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月大男婴患上“接吻病”

家庭医生在线

7个月大的宝宝,突发高烧打针不见效。据悉,经诊断宝宝患的是“接吻病”,原因是家人经常亲吻宝宝的嘴,并嘴对嘴喂食。

36岁的曹先生是光谷一家IT企业的行政经理,与妻子结婚10年,直到去年6月才喜得一子,取名果果。1月16日,果果突然高烧39℃,曹先生带果果到附近医院打了两针不见效,于19日带果果来到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该院儿科副主任聂国明在接诊时,看到了孩子家长的一个“小动作”—当时果果有些哭闹,果果的妈妈和奶奶时不时就会亲孩子嘴安抚他。聂主任一问才知,曹先生家人平时都喜欢亲果果的小嘴,还喜欢把一些不易嚼碎的鸡肉、鱼肉,亲自嚼碎后再嘴对嘴喂他。顺着这条线索,聂国明检查确认,果果患的正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该病毒存在于咽部分泌物中,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口密切接触,所以又称“接吻病”。经对症治疗,昨日果果病情得到了控制。

相关链接:什么是“亲吻病”?

亲吻病是一种噱头,它由EB病毒所致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像父母亲吻儿童、口对口喂食等都会发生感染。EB病毒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秋冬为多。据了解,这种病的潜伏期在1~2周,起病急缓不一,症状呈多样性,如咽炎型、腺热型、淋巴结肿大最为常见,病情严重时,口腔粘膜还可能出现点状成簇性出血样小红点,甚至发展到牙龈,随后机体皮肤出现小红丘疹或靶心样丘疹。这种疾病具有自限性,一般会在10天左右自动痊愈。

提醒:不要亲孩子嘴巴

5岁以下的孩子是“亲吻病”的高发人群,由于孩子小,抵抗病毒能力差,加上父母常常是看见可爱的孩子忍不住的亲吻宝贝,因此除了注意保持孩子和家人的口腔卫生外,预防的关键就在于别太亲热,尤其不要亲孩子的嘴巴,也不要将食物用嘴巴咀嚼碎后喂孩子。

孩子被亲后得“接吻病”专家表示并无大碍

据39健康网报道前日,湖南卫视官方微博发布的一条消息引来了众多网民的关注,微博转载率极高。

这则微博是湖南卫视《播报多看点》栏目报道的一则新闻:武汉的魏女士很疼爱自己半岁的宝宝,每天都要抱着宝宝嘴对嘴亲上好几遍。但最近宝宝突然发起了高烧怎么也退不下来,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是妈妈的亲吻让小宝宝得上了“接吻病”。

“接吻病”?面对白白嫩嫩的小宝宝,许多父母或亲人朋友都会忍不住亲一口,可是这种表示热情的小举动竟然会让宝宝的病?这让许多家长都忧心不已?到底什么是接吻病?接吻病对于宝宝来说严不严重呢?

“接吻病”真实的名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接吻病”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常见病,症状类似感冒——发烧、食欲丧失、疲倦、淋巴腺肿大等,医学全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除了接吻外,该病最多见的传播途径还是人们平时近距离的交谈,以及分享食物与细碎唾液在空中传播。

之所以会在婴儿众多见,是因为刚出生的小宝宝,免疫系统没有发育完全,免疫力比较低。

“接吻病“常被误诊容易被当成感冒

专家介绍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由EB病毒感染引起,被俗称为“接吻病”,正是因为该病由口咽分泌物经密切接触,比如亲吻,而感染病毒。

这种病治疗效果很好,但常常被误诊。他解释道,这是因为,患上该病后,患者有发热、咽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皮肤黏膜疹等主要症状,发热、咽炎这容易会让人以为感冒了,而咽炎、皮肤黏膜疹就连医师也一时难以区分,容易看成疱疹病毒性口炎、疱疹性咽峡炎、巨细胞病毒感染等疾病。

其实,也有一些症状帮助区分。翁志强说,接吻病患者的口腔的腭黏膜、颊黏膜,会出现点状成簇性出血样小红点,也可发生到牙龈。随后,躯体皮肤可以出现小红丘疹或靶心样丘疹损害。“临床上,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因为发热,发现口腔黏膜出疹而引起医生注意,最后诊断出该病的。”

接吻病的症状跟感冒特别像,特别是发烧咽峡炎是两者的共同症状,但接吻病有其特殊症状,如后脑勺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可以在相关部位摸到肿大的感觉)。

如果你出现上述症状,就别单纯地以为是感冒了,而应做检查,看是否为“接吻病”。

身体不舒服,就别玩“亲亲”

从名字看,这是一个很成年人的疾病,从流行病学上看,多发生于儿童、青少年,成人也可发生。翁志强介绍道,EB病毒大量存在于唾液腺及唾液中,可持续或间断地排毒达数周、数月甚至数年之久。与带病毒者有唾液直接接触最易感染上该病。那么,父母对孩子的热情一吻,情侣之间的亲吻是否都变得不再安全呢?其实,不用太担心,但基本的卫生还得注意。

“封杀”接吻当然不现实。,接吻病可以说防不胜防,绝大多数成年人都曾经隐形感染过,身体内携带着这种病毒,而具备传染给他人的能力。但没必要因噎废食从此抗拒亲吻。只不过,无论患有何种疾病,当本人有发烧、感染、咽喉痛、发炎等症状时,口腔卫生差时还是“封口”为好,别跟人亲吻及分享同一样食物,免得传播疾病。吃饭用公筷,也是预防病毒传播的好方法。翁志强则认为,从预防医学角度来看,是不支持社会上的各种拼耐力的接吻比赛的。

即使染上该病也不用担心,接吻病经抗病毒和对症治疗,恢复和愈后较好,一般几周就能康复,且急性发作过一次就不会再发作。

狗主人用餐厅勺子给狗喂食或传播疾病

据大洋网-广州日报报道“别这么恶心,好吗?你的狗是你的宝贝,但别用餐厅勺子喂它,好吗?”前日,网友“施家港”在新浪微博爆料,称自己在一家餐厅吃饭,亲眼目睹一件“人狗同桌”事件,狗主人用餐厅的勺子偷偷拿到桌子下面喂狗。这立即激起网友一片反对声,不少网友认为,这样的行为是对他人的不尊重。

“施家港”说,自己顿时觉得胃口全无,并就此事向服务员反映,但服务员对此无动于衷。

至于宠物是否能进餐厅,不少市民表示,狗主人应该顾及别人的感受,而餐厅和服务员都应该拒绝宠物进入。

据医生介绍,即使再干净的宠物狗,也会携带大量细菌和寄生虫、跳蚤、螨虫等。如果宠物在餐厅的地毯上、沙发上待过,就会把这些寄生虫带到这些地方。如果携带病毒的寄生虫叮咬了人,会造成疾病传播。而且,狗的唾液中含有很多病菌。此外,有些特殊体质的市民,对狗的毛发、皮屑等过敏,与狗共餐,可能会引发过敏性鼻炎,甚至哮喘

扫码手机阅读

关注公众号